4006-032-132
目前临床上腹直肌分离的治疗主要采取电刺激、手法、自主训练等非手术治疗方式。单纯电刺激或电刺激结合手法均能起到明显的效果。但是有少部分患者腹直肌分离已经治愈了,隔了一段时间却再次出现分离。
其实,腹直肌的康复训练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即使已经完全解决,恢复到2指内,如果不注意生活方式,也有可能会造成症状的反复,不过这种情况在临床中是比较少的。
除此之外,患者可以自己在家做些自主训练,比如臀桥、侧卧位腹横肌练习、四肢跪地练习。
不是禁忌,但是如果患者有不适的情况立即停止即可。但如果经期做治疗的话,由于电刺激会促进盆腔区域血液循环,有可能会导致月经量增多。
不是的。这种腹部肌肉的异常分离,并非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只是妊娠的一种产物。实际上,不同的体质、性别和年龄的人都可能会出现腹直肌分离。男性、未经产女性以及儿童都有可能出现腹直肌分离的状况。有研究报道,肥胖、糖尿病因为会影响腹壁肌肉的重塑,导致腹壁力量减弱,也可能出现腹直肌分离的情况。
没有年龄限制,但是产后半年或一年内治疗效果最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弹性纤维,结缔组织也会老化,不利于腹直肌分离的恢复。因此,腹直肌分离的康复治疗在产后42天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观分度分三种:
轻度:平时不漏尿,只发生在腹压急剧增加,比如咳嗽、打喷嚏或慢跑时;
中度:发生在快速运动或上下楼梯时
重度:频繁发生在变换体位或站立时
根据这个可以自我预估下。
1、盆底肌锻炼:凯格尔运动
建议产妇过了产褥期,也就是产后42天后,才开始进行相关盆底训练。这是因为产后盆底组织充血、水肿,且盆底的神经恢复得不够好,只有过了这段时间,训练才会更有效果。凯格尔训练是美国一位妇产科医生提出的锻炼盆底肌肉(主要是耻骨肌和尾骨肌)的方法,它能有效治疗产后尿失禁。产后没有尿失禁出现的产妇,也应该开始进行盆底肌训练,预防今后尿失禁的发生。
另外,产后妈妈可以借助阴道哑铃(缩阴哑铃)进行锻炼,它是凯格尔运动的练习器材。阴道哑铃可以帮助女性循序渐进的锻炼阴道肌肉,对各生理阶段的女性的私处健康有着诸多益处。与任何肌肉组织一样,阴道环肌和盆底肌肉如果不经常锻炼,就会肌肉无力、缺乏弹性。严重的话,会导致女性性欲降低。
2、盆底肌修复仪: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生物反馈疗法,这是一种用仪器指引正确肌肉收缩的疗法,它有图像、声音反馈给病人和医生,以了解肌肉收缩得对不对,这种训练方法当然也更有效。
电刺激治疗,刺激盆底肌让它被动收缩,也是能教会病人正确收缩的方法之一。否则如果练错了肌肉,不仅训练无效,反而会适得其反,加重尿失禁。
治疗前要在专业产后修复中心的指导下进行,盆底治疗是具有一定的禁忌症,未经专业评估判断肓目进行治疗反而可能加重一些潜在的病症引起反效果。
1、不要做一些增加腹压的行为
如跑跳、长时间抱娃、搬举重物等
2、不要拖延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拖可能会让漏尿越严重
3、不要做一些增加腹压的行为
漏尿,可能是盆底疾病,应尽早解决。
1、帮助准妈妈训练盆底肌肉,有助分娩,缩短产程
2、提高性生活满意度,促进性生活和谐,增加性高潮快感
3、保证日常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如排尿、排便、性生活
4、预防或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5、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产后42天,没有出血没有疼痛就可以进行夫妻生活,但是要注意适当减少同房次数,且建议同房跟康复训练至少间隔两个小时,防止盆底肌肉疲劳。除了治疗平时还需要注意什么呢?要按时正确进行缩肛运动,有条件练习阴道哑铃,禁止喝浓茶和咖啡,防治便秘,治疗咳嗽,不提过重的物体,不做增加腹压的动作。
1、提或抬重物
2、卷腹运动,例如没有预先收紧腹肌的仰卧起坐、弓背前屈上半身等
3、使用或者不使用长杠铃的经典腹肌训练
4、单独的腹斜肌训练
5、如厕时屏气用力
6、强迫进行的深度腹式呼吸
7、高冲击性的运动,如跑步,跳蹦床等
8、可拉伸腹直肌的运动,比如瑜伽运动的中下犬式。